2023年不一般!谚语“两春夹一冬,必定是灾年”,是真的吗?
下面这段话讲的是科学道理,当然是正确的。
这样阴历年和阳历年一年的时间相差在11天的时间,也就是阴历年平均为354天,而阳历年平均为365天。阴历年和阳历年三年的时间相差在33天,也就是相差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每三年的农历年闰一个月。
俗话说“三年两不闰,一年打两春”,也就是说农历年闰月,一年有两个立春节气,但并非是两个春天。因为春季三个月的时间,所以一年只有一个春天。
农历年闰月的规律,一般是19年里闰7年闰月,就是为了阴历年和阳历年时间相差的平衡性。而阳历年也是闰年的,一般是每4年闰一次,只是一天的时间,所以有了阳历年闰年366天,平年365天的规律。
一般遇到农历闰月的年份,一年内是两个立春的节气,所以叫双春年。
这段话说完了,接下去就该引出“两春夹一冬”会有什么后果。从上面这段科学引文来看,没有什么逻辑上的必然后果。因为一年里出现两个立春,不过是两历岁首对齐日期排队遇到闰年时的结果,跟天气没一毛钱的关系。
可是,谚语是老农经验的结晶呀,博大精深的呀!于是就曲为之解,弄出许多莫须有的因果联系。这里面的“因为、所以”是用“想当然”和“也许会”联系在一起的,不是科学证明。
“一年内是两个立春的节气”,这里的“一年”是农历的一年,而立春是阳历上的东西,一年只有一个。虽然阳历比阴历一年的天数多,可是逢到阴历闰年,它的一年天数要比阳历长出十几天。于是这一年的阴历可以跨两个阳历年分,那么这一年里自然就会有两个立春了。你看,和下一年的天气、年景有什么关系?
引文里正确地说明了农历闰年会有两个立春的道理,而下文又为了证明谚语,把自己的立论抛开了。
这个平台上的一个通病,就是不注意或干脆不讲逻辑。
2023年闰二月,是双春年,所以2023年不一般。农村谚语“两春加一冬,必定是灾年”,是真的吗?看老祖宗留下的农村谚语是咋说的?
什么是双春年?
双春年的定义坚持到阴历年和阳历年的问题,阴历年是以月亮的圆缺制定的日历,也就是月亮的朔望,望朔的规律,周期是一个月的时间,平均时间为29.5天。每个月除了2月28天或者29天,每个月均是30天或者31天。由于阴历年是根据月亮制定的日历,月亮发光是借着太阳反光,还在夜晚出现的月光,所以月亮代表着阴,因此又叫阴历。对于我国农事是按照阴历来安排的,因此又被称作为农历
阳历年是根据太阳运转的周期来制定的,每个月的时间为30.25天。每个月除了2月28天或者29天,每个月均是30天或者31天。阳历是根据太阳运转的规律制定的,而且太阳是发光发热的球体,所以被称作为阳历。由于阳历是西方国家研制的,因此被我国老百姓称之为“洋历”,而且全世界都采用阳历又被叫做公历。
这样阴历年和阳历年一年的时间相差在11天的时间,也就是阴历年平均为354天,而阳历年平均为365天。阴历年和阳历年三年的时间相差在33天,也就是相差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每三年的农历年闰一个月。
俗话说“三年两不闰,一年打两春”,也就是说农历年闰月,一年有两个立春节气,但并非是两个春天。因为春季三个月的时间,所以一年只有一个春天。
农历年闰月的规律,一般是19年里闰7年闰月,就是为了阴历年和阳历年时间相差的平衡性。而阳历年也是闰年的,一般是每4年闰一次,只是一天的时间,所以有了阳历年闰年366天,平年365天的规律。
一般遇到农历闰月的年份,一年内是两个立春的节气,所以叫双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