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的历史?
奥匈帝国是从1867年开始存在的,是一个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的国家联盟。它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创立(1867-1878年): 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1867年成立了一个新的政治实体,即奥匈帝国,以取代原来的奥地利帝国。这个国家联盟有两个成员,一个是奥地利,另一个是匈牙利。法律、财政和军事事务的管理分别由两个国家的议会管理。在这个阶段,奥匈帝国快速工业化,成为欧洲强国之一。
2. 帝国扩张与改革(1878-1900年):奥匈帝国在东南欧的扩张战争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这些战争的结果包括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领土。此时,奥匈帝国的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改革,包括扩大议会的职权和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条件。然而,这些改革并没有令所有群体都满意。
3. 民族主义矛盾(1900-1914年):在20世纪初,奥匈帝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民族主义的矛盾。奥匈帝国涵盖的地区有多个民族,包括奥地利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波兰人、南斯拉夫人等。这些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传统,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民族权利和自治。然而,由于奥匈帝国政府对这些要求缺乏应对,这些矛盾日益加剧。
4.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奥匈帝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民族主义矛盾和政治分化等问题,其内部已经陷入混乱。这场战争导致大量人员和资源损失,奥匈帝国的经济遭受了严重打击,这图了国家的内部和外部压力。
奥匈帝国的形成与灭亡?
奥匈帝国是由哈布斯堡王朝建立的,起源于1867年奥匈折衷方案,它将奥地利和匈牙利结合成一个双重君主国。根据该方案,奥地利和匈牙利被定义为两个平等的主权国家,但在国际舞台上通常被视为同一个国家。
然而,奥匈帝国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并于1918年解散。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签署了停战协议,正式宣告其灭亡。
奥匈帝国的历史?
奥匈帝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
1867年,奥地利帝国为防止匈牙利再次独立,签订《奥地利-匈牙利折中方案》改组为奥匈帝国,匈牙利获得高度的自治权,但奥地利君主仍然兼任匈牙利国王,成为政合国。奥匈帝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占据50%以上的人口,故奥匈的各种国家级事务常需要国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决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因战败而解体。奥地利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继承。
奥匈帝国是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和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版图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第二,仅次于俄罗斯帝国;[4]人口稍逊于俄罗斯和德意志帝国,位于欧洲第三。
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两国在其国内被法律规定为平等而独立的两个国家,国际社会普遍看待奥匈为同一个政治实体。奥匈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税收、海关、铸币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权,总体财政、外交和国防这三项需交由帝国的中央政府管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