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景旅行网

Hi, 请登录

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进藏都做了哪些事情?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下嫁给吐蕃普赞松赞干布,松赞干布亲迎于青海,入藏后,文成公主没有沉溺于思乡诉苦,而是积极的融入当地的生活,逐步的改变吐蕃原始的生活方式。命随行的技师把大唐的农耕技术、蚕桑布艺、医药典籍、佛经历法、艺术形式都悉数教给当地民众,给当地的政治、文化、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文成公主又帮助设计建造了大昭寺和小昭寺,并把从大唐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像立于寺庙内,供当地民众参拜,极大的宣扬了汉文化,积极的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

为了纪念文成公主,当地民众为其修建寺庙,建造雕像,香火不断。

文成公主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成公主的故事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供后人敬仰、纪念!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当时唐朝国力强盛。而当时的吐蕃还非常落后。所以文成公主的嫁妆也与众不同。随从人员带着大批卫队、侍女、工匠、艺人和大量绸缎、典籍、医书、粮食等嫁妆。还有很多当时唐朝先进的农业用具。文成公主对当时的吐蕃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规化,还有经济,农业各方面都做出来巨大的贡献。

唐朝前期,由于国力强盛、威服海内,周边政权敬畏大唐威势、倾慕华夏文化,纷纷进献礼物,请求与唐朝联姻。这一时期和亲的公主受到礼遇和尊重,她们因此多能运用自己的地位与才干,促进双方的友好与交流,并逐渐以先进的中华文化熏陶、改变其他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这其中,和亲吐蕃的文成公主最为声名卓著。

文成公主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太宗贞观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使臣向唐朝请求和亲。贞观十四年(640),唐朝将宗室女文成公主许嫁松赞干布。次年,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成婚。公主受到了极高礼遇与尊重,松赞干布亲自出迎数百里,并专为公主筑造一城及宫室让她居住。

上图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

文成公主从唐朝带去了大量的珍宝、器皿、纺织品、药物、谷种、蚕种、乐器、书籍等,还有一批手工业工匠和乐工。入藏后,公主不喜赭面习俗,松赞干布便命令国人暂且停罢,同时脱毡裘、换纨绮,渐慕华风。吐蕃又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进入国学学习诗书,并向唐朝求取蚕种,敦请派遣酿酒、碾碹、纸墨工匠。

文成公主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图文成公主庙,位于青海省玉树

在文成公主的影响下,吐蕃人渐渐学习了不少汉族的科技文化,学会了使用新农具和种植方法,学会了养蚕、纺织、冶金、制陶、碾米、酿酒、制墨、造纸等手工业技术,改进了历法,还逐渐改变了住帐篷、穿毡裘等生活习俗。唐人陈陶《陇西行》诗赞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上图绿度母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由于她对汉、藏两族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她赢得了人们的景仰、尊敬,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妇女人物之一。至今,拉萨大昭寺内还保留着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塑像,她从长安带到吐蕃的释迦牟尼像也仍供奉在大昭寺内。在藏传佛教中,她被认作绿度母的化身。她在后世的被神化,反映了藏族民众对于她的崇敬与爱戴。

首先文成公主进藏本身就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不仅带来了唐藏百年和平的局面,两国人民和睦相处,文成公主同时也带去了唐代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唐代的书籍,不但增进了两国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也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和平共处。文成公主进藏还带去了许多工艺品、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和各种经典书籍等,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后来,松赞干布又接受了唐朝赐予他的官职与封爵。文成公主进藏还是主要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文成公主为什么长期受到西藏人民的尊敬?

松赞干布大军打到了离现在成都300多公里的松潘县,唐政府以文成和亲虽然是以极小的成本暂时平息了战争风险,加强了汉藏两地文化交流,但汉武帝对待游牧敌人的的方式才是正确打开方式,以女人换和平是民族耻辱。

唐贞观15年,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并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的经验和书籍传入西藏。当时吐蕃的农业技术非常落后,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没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汉族农业技术传入后,吐蕃劳动人民开始学会挖畦沟,田野间阡陌纵横,大大提高了产量。带上的水磨,深受劳动人民欢迎,公主和她的侍女,还把纺织、刺绣技术传授给吐蕃妇女。弘传佛教,为藏民祈福消灾,同时,还拿出五谷种子及菜籽,教人们种植。玉米、土豆、蚕豆、油菜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生长良好。而小麦却不断变种,最后长成藏族人喜欢的青稞。文成公主还带来了车舆、马、骡、骆驼以及有关生为技术和医学著作,显著改善了民生,促进了吐蕃的社会进步。当地藏民为感谢文成公主的巨大贡献,修建了许多文成公主庙,世代祭祀,深受藏民尊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