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为什么会成为欧洲之都?
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成为“欧洲之都”,只是媒体鼓操之言。平常人一想,似是而非,采用默认而形成的情况。
布鲁塞尔,是北约总部所在地,欧盟总部所在地,因而被某些媒体称“欧洲之都”。北约总部、欧盟总部等,设置在布鲁塞尔,实则是欧洲地区大国角力、协调的结果。
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纠集英国、法国、(西)德国等组成北大西洋公约国组织,对抗潜在威胁的苏联集团国。为化解法德历史恩怨,英法角力,于是,选耻在离英法德三国距离相近的比利是。在比利时联邦,有法语区、德语区、荷语区,就选三区联邦相近的布鲁塞尔市,作为总部基地。
后来,由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卢森堡、丹麦等六国组成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前身),也把总统设在这里。随着欧共体变身为欧盟,欧盟组织扩大,特别是苏联解体后,它成为“欧洲之都”。而且,北约组织也随着苏联解体,吸收原华沙条约国及部分苏联加盟国(波罗的海三国),它似乎真的是“欧洲之都”了。
欧洲的心脏,地理位置优越!最主要是当初三驾马车英德法互相不信任,都想把欧盟总部设在本土,但是会引起另外2国的不乐意,所以取了離三国中间的比利时,三驾车都同意,布鲁塞尔也就成了欧洲的中心了!简单地说!
二战之后,欧洲联合蹒跚起步,从煤钢联盟(1951-1952巴黎),到欧洲经济共同体(1957-1958罗马),再到欧共体(1965-1967布鲁塞尔)、欧盟(1993)、申根协议、欧元区(2000),力量不断壮大,势头强中受阻,以2016年英国退欧公投为标志。
回到原题,欧洲之都何以选址布鲁塞尔?这要从欧洲联合的初衷谈起。
早在一战时期,法国人让·莫内就曾提出英法深度联合抗击德国的构想,战后乃至二战前后其思想不断发展成熟,直至提出组建法德牵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之设想,为时任法国外长舒曼采纳,最终以“舒曼计划”付诸实施,得到美国的赞赏与支持,1952年,法德意三个欧陆大国与荷比卢三小国成为其创始国。
欧洲联合走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其意义深远:
首先,它为德法和解乃至根除欧洲战争根源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它在欧洲建立起新的力量组合,德法为联合的火车头,意大利积极参与,英国由怀疑到羡慕,最后参与(退欧暂且不论)。欧洲大国平等携手带了好头,域内小国参与积极踊跃,欧洲格局从此巨变。
再次,它在两霸争夺世界的争斗中展示欧洲存在,有力制衡两个超霸。
从其进程看,巴黎-罗马-布鲁塞尔轨迹清晰,法国作为“主发动机”之一,它在欧洲既要平衡德国,又要面对英国的“疑虑”;在全球,要对美国凸显独立意识和大国尊严,在此背景下一定的低调与让渡更有利,比利时本身属于荷兰与法国双重文化传统影响国家,布鲁塞尔在其国际大都会的第一形象中法国味道更浓。它为欧洲之都,法德意英四大国均赞成,又与北约总部在一起,让美国人心安,小国更有发言机会,以上种种,促其水到渠成。
布鲁塞尔不仅是比利时王国的首都,更加是欧洲联盟的总部所在地,所以素有“欧洲之都”的美称。而当年欧共体与后来的欧盟将总部设立于此,一来因为布鲁塞尔地处西部欧洲的地理中心;二来也是因为二战以后的时局影响。
二战结束以后,处于美苏夹缝之间的欧洲更加渴望联合起来进行发展,抱团取暖,所以最先诞生了欧共体,这也是欧盟的前身。
最初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由法国、西德、意大利以及荷兰、比利时与卢森堡六个成员构成。可为什么将总部设立在比利时呢?很明显,这是个折中方案。
因为当时的法国、意大利与西德的实力相当强大,将总部放在这三个地方谁都不放心,害怕“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发生,而荷兰力量薄弱、卢森堡更加弱小,很容易会屈服于外力。唯比利时,虽然是个小国但国力不弱,欧共体总部设立在此最合适。
更何况冷战时代,比利时的东部是西德,北边是英国,西边是法国。当时,布鲁塞尔距离西德波恩、英国伦敦、法国巴黎、荷兰阿姆斯特丹还有卢森堡城,距离都在三百公里之内,这种被围住的地理格局也更加安全,不至于太边缘化。
欧盟诞生以后,总部仍旧放在布鲁塞尔并没有进行变动。欧盟与北约的总部均设立在这里,布鲁塞尔25%以上居民都是外国人,经常召开各种国际会议,也是欧洲与外界交流的重要平台,所以也就被称为了欧洲之都。
当然,欧盟不是所有的机构都在布鲁塞尔,比如欧盟的秘书处、审计院、统计局、欧洲投资银行都在卢森堡,而欧洲央行在德国金融中心法兰克福,这也是一种均衡。